消防提醒:文物古建筑火災預防
時間:05-01瀏覽作者:連云港港安消防
連云港港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古建筑是我國燦爛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。我國燦爛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。我國古建筑多以木結構為主,文物古建筑易發生火災。陜西又是中國漢唐文化的發源地,十三朝再次建都,大雁塔、秦皇陵等成為陜西著名的古建筑,防火工作尤為重要,2003年1月,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武當山遇真宮因人為失火被毀;由雷擊引發的大火,將山西稷山縣大佛寺大殿燒塌;始建于后梁開平二年(公元908年)建甌市崇仁寺,被毀于香燭,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。
那么如何有效預防古建筑火災的發生具體有哪些措施?
1.定期參加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,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技能。
2.建立組織、明確責任,嚴格貫徹《文物法》、《消防法》有關規定,建立和完善防火、滅火預案,增加日常工作中的巡視力度,逐級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和崗位防火責任制,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。
3.加強設施建設,配備滅火器材,設有專用報警通訊和在明顯處懸掛警示牌。古建筑中使用的滅火器應選擇超細干粉滅火劑,其優勢在于對有焰燃燒具有化學抑制作用,對無焰燃燒具有窒息作用,以及對熱輻射的遮隔、冷卻作用。
4.文物古建筑內的香爐、蠟燭、油燈,長年累月,晝夜不熄,對此,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須加強規范。將在殿內燒香、點蠟和燃點油燈,改在殿堂之外的安全地帶設置焚香爐亭,做到專人看管,人離火熄。
5.古建筑內的電線,必須穿管敷設,照明以小負載燈具為主。古建筑物群內用電照明,應在室外安裝開關箱,做到人離電斷;照明設施遠離可燃、易燃物質。